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对外开放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4 题号:110808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与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并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也以开放创新、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材料一:中国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 A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开发开放 B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随后几年

陆续开放内陆市县。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 C 的对外开放格局。

(1)请在表格A、B、C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

材料二:阅读图片


(2)材料三中的图1,图2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图3反映的是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3)以下表述与材料三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写“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写“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写“未涉及”。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外交原则。
②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④建设“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投行,展现了我国敢于担当的大国风范。

材料四:阅读图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指出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的发展理念。
19-20八年级下·四川乐山·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三   在邓小平看来,戈尔巴乔夫从政治体制入手,分明是误入歧途,因为“他将失去解决经济问题的权利。经济问题解决不了,人民会把他撤职的”。邓小平喜欢成功,而且对如何使中国取得成功持有独到的见解。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了怎样的“根本改变”?请从所有制角度分析材料二中邓小平为什么认为包产到户不会影响集体经济?
(2)材料三中“邓小平对使中国取得成功持有独到的见解”,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结合相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超过200字)
2022-07-19更新 | 1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请回答:
(1)材料一宣传画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农民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宣传画二的创作背景。
(3)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严重农业问题的主要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三我国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0-06-10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2)某博物馆以组图的形式呈现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组图片,为它起一个标题,并配一段说明词。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2021-05-20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