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9 题号:1166615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一: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人教网刊》
材料二: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当时命令美国代表团成员不许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团成员握手。 ——回忆录《我的丈夫冀朝铸》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了裁决,认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钢质车轮存在着倾销和补贴的行为。同一天,美国商务部还对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作出了初裁。在仅仅的24个小时之内,美国就针对中国的产品作出四次反倾销和反补贴裁决,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     
——《新京报》
材料五:三年前的耶诞节后两天,美国专栏作家邦乔妮( Sara Bongiorni)望着家中节日后的满地狼藉时,忽然发现中国占领了她的家,包含电视、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于是决定展开全家“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计划。……这项计划的执行过程日前成书,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书中,邦乔妮描述她及家人在拒绝中国商品一年中的体验,发现以前一些再简单不过的事,例如买双新鞋、买件生日玩具或修理家具,在没有了中国之后,都变成一种痛苦折磨。
——《中国经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后,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是哪一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美国五十年代的拒绝和中国握手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有何意义?
(4)针对材料四的中美贸易摩擦,你认为中国商务部应该寻找哪一国际机构来进行仲裁?
(5)通过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你认为中美两国为了更好的发展各自的经济,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材料一中“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从材料中可知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清政府“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跟哪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23-01-19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个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当时中国处于什么状态?
(4)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以及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感想?
2023-03-28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材料二   1894-1895年的 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和向中国扩张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清政府被迫派代表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它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842年的条约名称。概括该条约损害的中国的主权(至少两个)。
(2)根据材料二,指出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恶果。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与“这个条约”相关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趋势。
2023-10-0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