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11710287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革故鼎新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3)材料三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材料四



(4)请问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五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材料五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后来英国逐步确立了何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材料六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6)材料六认为推动工业革命“起飞”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接力者和传播者。通过历史名人,了解文明历程,可以深刻感悟到文明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中学“历史名人”阅读提纲节选:

制度开创

思想传承

民族交往


秦始皇


唐太宗


孔子


董仲舒


张骞


文成公主

大一统的开创者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独尊儒术的建议者

出使西域的凿空者

唐蕃一家的开启者

材料二: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请完成:
(1)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什么制度?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
(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及政治主张是什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中华文明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
(3)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会使文明成果实现共享、共赢。张骞开辟的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被后世称作什么?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传下千古佳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4)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5)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名人的意义。
2020-03-12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完善、衰亡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据材料一,试概括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条措施。
(2)据材料二,试概括主父偃建议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2016-12-12更新 | 6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更替】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中国要义】

材料三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中央集权】

材料四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削权固本】

材料五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自《资治通鉴·汉记·世宗孝武皇帝》

【制度创新】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各举一个事例。
(2)根据材料二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到秦朝才有“中国这个具体概念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为稳固边疆的统治,他在北方和南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五中的“上”指谁?他解决诸侯国问题的措施是什么?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政府设置在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2023-12-25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