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1 题号:11751410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形成了一整套中央管理体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

材料二   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2)针对材料二的情况,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勤于政事,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号称“建武盛世”。


(3)材料三介绍了刘秀的哪些统治政策?刘秀创造的“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多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1)阅读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初实施了哪一项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内容是什么?
(2)阅读图二,在中央政府中,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哪一个?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秦朝做了什么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治者所创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有所损益”主要指西汉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汉武帝时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认识。
2020-08-16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秦汉、隋唐为例分别指出“独相”“群相”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指出相权何时“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皇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的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创新?
(3)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李世民的话从本质上说明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请用史实说明这一制度演变至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的严重弊端。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原精神”体现出怎样的规律?
2020-03-18更新 | 1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图,请回答:


(1)图(1)中的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 此人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2)、图(3)、图(4)反映了秦朝哪些方面的措施?
(3)请你说出他统一全国的时间及都城。
(4)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下,他下令修筑了一个防御工程。这一工程是什么?
2020-08-25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