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祖国统一大业 > “一国两制”的构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185878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础方针。


(1)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其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2)图片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分别于哪年回归祖国?
(3)这两个地区主权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材料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摘编自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对台九条方针的谈话,……对于“叶九条”,邓小平解释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宫力、周敬青、张曙《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


(1)材料一“它”指的是哪一项制度?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已经在中国哪些地方成功实践?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以上我国各项“制度”提出的依据。
2021-08-17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发展,海峡两岸分别成立两个民间团体:“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在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该制度的规定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港澳问题能够最终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港澳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3)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当前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22-05-18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究历史,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史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口述史料】

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说:“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组织上决定选派12名优秀的司机驾驶第一批国产汽车,我被选上了,而且是驾驶第一辆。”


(1)结合材料回答,我国第一批国产汽车是在“一五计划”期间由哪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图片史料】



(2)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国家统一,我国在上面邮票中的两个地区分别采用了什么特殊政治制度?请分析找出这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实物史料】

下图为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保存的“生死契约”及其“契约”内容介绍。



(3)小岗村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这之后中央在全国农村逐步推行了什么制度?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这次改革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相比有什么重大不同呢?

【文献史料】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4)上述文献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问题发表的一篇谈话,这位“总设计师”是谁?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什么样的作用?
2021-07-13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