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 郑和下西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1905780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读郑和下西洋图


材料二: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中,多有以郑三宝为最受敬仰的人,把他当作神灵,修建祠庙来纪念,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历久不衰。如槟城有纪念郑和的大伯公庙、三宝大神,爪哇有三保公庙,暹罗(今泰国)有三宝庙,曼谷有三宝寺,其中有石刻雕像,高棉(今柬埔寨)有三保公庙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最远到达哪里?
(2)材料二反映了郑和下西洋受所到国欢迎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
(3)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知识点】 郑和下西洋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综观古今中外,改革与开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横观中外话改革】

材料一

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1)写出“这次变法”的时间及名称,材料中的“新制度”是指什么?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日本以“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纵览古今说开放】

材料三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的图片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玄奘到佛教发源地______(填序号)游学;鉴真东渡的国家是______(填序号)。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4)由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第一阶段主动开放”及“第二阶段体制接轨”的标志性事件。第三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何重要意义?
2020-04-29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弛,涉彼狂澜……”

材料二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概括此历史事件能够完成的根本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2020-08-14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高屋建瓴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的交往由来历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班固《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刘志达《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然骞凿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此后,历代政府注重加强与西方的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典型史实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2018-05-25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