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日本明治维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1907716
政策的调整、创新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通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得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的“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一中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新的政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暂时的退却”的含义?

材料三   1929年到1933年的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五年建设计划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层面回答,“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材料四     下图


——摘编自汪华生《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图一的变化趋势。当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哪一具体措施直接有利于图二中现象的出现?
(5)综上所述,经济政策的调整、创新要注意哪些方面?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   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图是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里著名的四总统雕像。雕像始建于1927年,分别是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

材料三: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总统山四位总统中,领导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统
的最大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发生在彼得格勒的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后,苏维埃政权在外交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改革(革命)能推动历史的进步,促进社会的转型。请在世界史中另列举相似的一例。
2022-01-19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1)此号召是中共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的全国通电?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俄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转危为安的?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3)材料三中提到的“途径、方法”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材料四:


(4)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实行新政,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

(5)经济危机也使德意日组成邪恶的“轴心”,最终引发了二战的爆发。请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说明各国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

2019-06-18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上,大国崛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共同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

材料二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大国崛起》

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农奴地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解决了当时美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什么主要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2024-01-17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