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二)-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3-09-10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斯大林模式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法西斯专政
2022-07-18更新 | 41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出版了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能学到什么?》等。你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从中学到的是
A.通过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B.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2022-01-11更新 | 53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罗斯福新政与之相关的措施是(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减耕减产调整农业
C.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21-10-10更新 | 8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4.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独立战争B.发动南北战争
C.实行罗斯福新政D.实施马歇尔计划
2021-10-09更新 | 45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罗斯福宣誓就职那天,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试图在银行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1500多万美国人绝望地寻求工作。”它反映的是(       
A.经济大危机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D.二战全面爆发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下表为经济大危机前后美、德、日、苏四国GDP对照表(单位:亿元)。据此可知(     

美国

德国

日本

苏联

1929年

8433

2622

1282

2383

1938年

7999

3423

1769

4052

A.经济危机持续恶化B.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弊端凸显D.国际秩序面临挑战
2021-08-03更新 | 119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8. 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相互印证,能促进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以下两则史料能印证(     
   
A.美国开展了工业革命B.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
C.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D.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1-07-27更新 | 69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9. 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主持兴修农田水利等若干基础工程,他命人从登记造册的贫苦农户中,优先招募7000 多名农夫参加基础工程建设,不仅政绩斐然,而且扶贫作用非常明显。1000多年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属于(     
A.轻徭薄赋B.勤政爱民C.以工代赈D.社会保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提供就业机会B.调节产销矛盾C.维护生态平衡D.保障工人权益
2021-07-07更新 | 429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A.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D.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021-07-0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他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 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所描述的事件
A.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B.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
C.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021-07-03更新 | 4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纽约证券交易所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灾难。1929年10月24日,有人忽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的政策是(     
A.维持商品价格B.放任自由发展C.销毁大量商品D.国家干预经济
2021-07-02更新 | 43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各工业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模式、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这一规定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A.整顿金融体系B.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21-07-02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6. 1933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某一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写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该领导人应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威尔逊D.罗斯福
2021-06-28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下表为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表。出现1933年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得益于
A.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冲击B.胡佛政府扭转了经济困局
C.法西斯扩张转嫁了危机D.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复苏
2021-06-28更新 | 2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实行粮食税,与之前相比,税额降低了近 一半;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等;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 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恢复发展经济       ③实施以工代赈       ④减少政府干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27更新 | 172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罗斯福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这肯定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A.以工代赈B.调整农业政策
C.整顿金融体系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0. 在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2021-06-25更新 | 71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2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人人憧憬的小汽车、收音机、洗衣机等美国式美梦似乎触手可及。到20年代末,这场美梦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摧毁。这里的“灾难”指的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B.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C.苏联建立经互会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021-06-23更新 | 83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1933年3月,罗斯福“向国会提请通过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最终招募了超过300万青年投入到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改革国会的立法权B.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提供更多就业机会D.尝试强化国家干预
2021-06-22更新 | 129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罗斯福就职演说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21-06-22更新 | 1297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矛盾激化B.经济危机不断蔓延
C.美欧竞争日益加剧D.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2021-06-21更新 | 96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5. 对图中甲-乙段和乙-丙段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B.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
C.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1-06-21更新 | 34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2021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并承诺这项计划将取得与“罗斯福新政”同样的成就。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有相似之处
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21-06-20更新 | 66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7. 在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1929~1933年B.1933~1936年
C.1937~1938年D.1940~1944年
2021-06-20更新 | 97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下表反映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对此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时间类别

1929-1930

1930-1931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国家不断降低工资标准B.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C.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D.世界大战破坏国家经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9. 2021年6月,央视新闻追踪报道:云南省的亚洲野象群为寻找食物北迁,沿途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补贴民众损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离墙等措施,以保护人和大象的安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下列历史事件与上述材料在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时采用了相似手段的是(     
A.马歇尔计划B.彼得一世改革C.杜鲁门主义D.罗斯福新政
2021-06-20更新 | 54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0. 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时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2021-06-19更新 | 62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1. 观察下图,导致1933-1937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独立战争的胜利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C.经济危机的爆发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2021-06-18更新 | 41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2. 1935年到1942年,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下表体现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
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
A.大力整顿金融体系B.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3. 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了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为目标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它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 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保护队在美国参战前的8年多,先后吸收了150万青年,开辟了数百万英亩的国有林区和公园等。与此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4.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迅速推行“新政”。“新政”主要”新”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B.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依靠市场调节经济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021-05-31更新 | 38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5. 罗斯福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材料肯定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A.以工代赈B.调整农业生产
C.整顿金融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6.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7. 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2019-10-25更新 | 1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8. “罗斯福无意发动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019-07-08更新 | 1534次组卷 | 10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39.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提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无耻掠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一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掌握它们。“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五1933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银行紧急法案》s月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联邦紧急教济法》、6月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哪次运动与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相似?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经过改革,雅典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政治制度上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何“人民提起腰杆来了”、为何“是对农民无耻掠夺”?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次改革和材料二所指的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有何相同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实施“改良主义的办法”的时间。这种“办法”取代了以前的什么政策?
(5)材料五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事件?该事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保守势力和大商业领袖抨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批评罗斯福抛弃了自由政策。不过,广大中下层民众热情讴歌了“新政”,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据[美]布林克利《美国史》等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材料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2020年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用短短8年时间使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摘编自孙明增《书写人类减贫史上最壮丽的史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通过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新政哪些措施使“广大中下层民众”视罗斯福为“救星”?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的共同点。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主要原因。假如你是脱贫群众中的一员,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想。
2021-07-30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政府还通过废除行会限制和内部关税,去除了商业和贸易壁垒。政府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体系。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原因。

材料二   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等方案,内容涉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最低存款保险、对困难户的住房保障和廉价住房供应等。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2021-07-23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2.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发展史上都注重发展农业,改善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

——俄罗斯的长篇小说《切温古尔》

材料二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的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到1952年底,大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凤阳花鼓戏文

材料五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21年苏俄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是美国历史上哪次改革在农业上的整顿?这次改革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到1952年底广大农民能够成为土地的主人,得益于党和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凤阳包产到户成功尝试后,什么制度逐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
(5)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遵循的依据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开凿灵渠,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美国)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政府修建16条水坝和众多的发电厂。这一系列工程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和众多的就业机会,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富庶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九倍。

——朱汉国、马世力主编《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2)“七七”事变标志中国抗战进入哪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阶段“内地”工业发展的特点。(不能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水利工程”修建时在位的美国总统是谁?根据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变富庶的原因。
(4)材料中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 19倍,石油产量 增加了 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 6倍。.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 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材料三:1932年,美国的特格韦尔在《新政日记摘抄》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 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 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1)材料一中“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得益于俄国实行的哪场改革?
(2)写出材料二中使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改革。这场改革为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普遍的失业现象”是什么事件造成的?美国政府为应付这一事件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45. 在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经济变革,分别出现在苏俄、美国以及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材料二

如图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判断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的制定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图表指出,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是什么?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措施?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以及中国的“新事业”,分别“新”在哪里?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6-28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经济政策。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斯政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哪些重要举措与这些作用密切相关。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及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2021-06-25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让早就存在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暴露无遗,从1999年至2001年网络泡沫危机到2007年至2009年的次货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世界资本主义危机曾多次爆发。

——摘自参考消息网2020年3月18日编绎西班牙《起义报》网站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制度在确立与扩展时期,同封建制度相比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局限性或制度弊端。
2021-06-23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8. 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美国崛起】

材料一   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的主要贡献。
【中国亮剑】

材料二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


(2)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根据材料分析这次战争的影响。
【中国腾飞】

材料三   见下图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为什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屈辱外交走向强硬外交的原因。
2021-06-19更新 | 6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4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因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2014年6月,“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建设规划也随即展开,引发世界的普遍关注和响应。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56%。截止2021年1月底,我国已与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

——整编自《“一带一路”是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4月24日)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一带-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上,你有何启示?
2021-06-16更新 | 52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B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5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元年至三年(627~629年),饥、蝗、水灾连续不断,唐太宗迁关中灾民至其他诸州就食。唐高宗时,灾害时有发生,除多次令灾民迁移它地外,也曾转运河东、山东、江南、淮南米粟至关中救饥。

——摘编自高建国、夏明方、么振华《中国灾害志》

材料二   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纪实(部分)

时间概况结果
1949
—1978年
①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立农村
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制度保证。
1978
—2012年
①完成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
②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
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纪要》等,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
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
2012
—2021年
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整编自国新办《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政府救荒赈灾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前期巴地(今重庆)在救急赈饥方面的贡献,并分析巴地能做出贡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采取的措施,指出这些措施的本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脱贫攻坚进程的特点及成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5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8
综合题
1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现代史
2
世界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中国古代史
5
中国近代史
6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3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40.8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5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60.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70.8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80.65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单题
9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0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1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12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3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4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6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7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18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9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0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10.4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单题
22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3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4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25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26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70.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28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29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0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1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2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3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40.6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3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6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37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单题
380.65罗斯福新政单题
二、综合题
390.4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40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两个一百年
410.4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420.65土地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430.65秦开发南疆  七七事变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440.65俄国农奴制改革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450.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46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47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
480.65抗美援朝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南北战争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49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一带一路
500.65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两个一百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