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1-07-15 6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1. 下图中,拥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孕育了儒家思想文化,“圣人”孔子的故乡在(     
A.①B.②C.③D.④
2021-07-15更新 | 69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其共同目的是(     
A.扩大疆域B.整顿吏治C.创新行政体制D.加强中央集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3. 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主持兴修农田水利等若干基础工程,他命人从登记造册的贫苦农户中,优先招募7000 多名农夫参加基础工程建设,不仅政绩斐然,而且扶贫作用非常明显。1000多年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属于(     
A.轻徭薄赋B.勤政爱民C.以工代赈D.社会保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唐朝中期的官员,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而北宋初期布农出身的官员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B.科举制的发展
C.统治阶层范围的扩大D.寒门庶族的兴起
2021-07-15更新 | 48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B.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玉米等作物
C.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D.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6. 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其起推动作用的是(     
A.农业发展B.文化繁荣C.专制加强D.疆域扩大
2021-07-15更新 | 64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变迁顺序是(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B.北京→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
C.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京D.北京→上海→延安→西柏坡→瑞金
2021-07-15更新 | 55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战争顺应民意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国民党的黑暗统治D.共产党的宣传动员
2021-07-15更新 | 64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9. 下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项目1952年1957年增长率(%)
钢铁(万吨)185535295
生铁(万吨)193594208
粮(万吨)163921950519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B.“大跃进”成就突出
C.人民公社化成就突出D.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2021-07-15更新 | 45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0. “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B.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D.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021-07-15更新 | 141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11. 某同学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梳理知识结构如下,其中▲处应该是(     
名称重要意义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021-07-15更新 | 110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 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基础上,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种变化有利于(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D.中美建交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3.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1年)还有(     
A.14年B.22年C.28年D.30年
2021-07-15更新 | 75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其共同点是(       
A.位于大河流域B.使用铁农具C.源于海洋D.工商业发达
2021-07-15更新 | 79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工业革命
2021-07-15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7. 德国普鲁士邦的内政大臣贝特曼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英国首相在上院宣称:“我们必须把任何国家在波斯湾建立海军基地或设防港口的行为看做对英国利益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而我们必须毫无疑问地使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过程B.规模C.性质D.影响
2021-07-15更新 | 141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下面图示反映了(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经济格局全球化趋势
C.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D.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2021-07-15更新 | 37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摇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初统治者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021-07-15更新 | 45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20. 在近代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魏源投笔从戎参加浙东抗英战役,他接受林则徐的嘱托,于1842年编写《海国图志》一书,书中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书中还介绍了英美民生制度。《海国图志》共印刷了几千本,但反映清淡,三年才卖出一本。许多守旧大臣更是恶毒攻击,告诉皇帝,模仿秦始皇将这一类的书籍全部焚毁。

——摘编自胡乐凯《评魏源的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4 年,甲午海战中国惨败,曾留学英国的严复根据中国社会的需求,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译名《天演论》)。这部译著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进化论观点,严复对原作通行了再创作,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天演论》1896年译成出版后,不上几年,使风行到全国,发行的版本达三十多种,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

——摘编自任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 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四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有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前中国在若有若无之间,现在确乎是有了。从两年前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

——摘编自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

问题:参照“答题示例”,从以上材料反映出的史实中推导出四个结论。(提示:可以从一则材料推导结论,也可以综合多则材料推导结论;重复“答题示例”所例举的结论不得分)
“答题示例”:
示例一:材料一中《海国图志》一书“反映清淡”,说明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依然封闭、保守和落后。
示例二:材料一中的《海国图志》遭到“恶毒攻击”,说明当时中国的守旧势力根深蒂固,向西方学习举步艰难。
示例三:《海国图志》的冷遇、《天演论》的热销、五四运动民众的参与、抗日战争全民族的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21. 人类同“疫情”的抗争从未停止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死病(亦称鼠疫)在欧洲大流行期是1347年至1351年,但仅仅这五个年头就导致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或至1/2,很多镇甚至是全员灭绝。触目惊心的死亡景象让幸存者开始庆幸劫后余生,重新思考生存的意义,特别是城市里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对灵魂得救的全神贯注,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观世的快乐。

——摘编自彼得·勃鲁董尔《死神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黑死病”带来的社会危害,并指出此“疫情”催生了欧洲哪一思想运动。

材料二   欧洲殖民者对天花的免疫力较强,死于天花的人很少。而当他们踏上美洲后,天花迅即在当地的印第安人中传播……1521年,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在当地印第安人顽强抵抗之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在被包围的阿兹特克首都中,天花使得人口从原来的30万锐减到15万,活着的人也大多染病,最终被殖民军攻陷。上百座桥梁连接起来的宏伟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被夷为平地。在血与火的浩劫之上建立了墨西哥城……如果不是天花,再多的马匹和枪炮也不可能让只有900人的西班牙殖民军征服墨西哥。

——摘编自李建中《世纪大疫情》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天花”传至美洲的世界历史上两件大事。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天花”在美洲流行造成的影响,(6分,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摘自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内容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理念?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8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4,5,6,19
2
世界现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中国近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孔子单题
2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王国问题的解决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3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4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5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6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65开国大典单题
8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9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00.4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10.4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12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30.4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40.65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150.65古埃及  古巴比伦单题
16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70.4一战的影响单题
18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综合题
19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0.4戊戌变法的经过  五四运动  七七事变
210.4文艺复兴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