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2074918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依法治国,尊崇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请写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名称。
(2)“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句话表明《权利法案》的颁布在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民主政治原则?
(3)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这部法典的制定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此法典的颁布有何作用?
(4)“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每州两名,任期六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以上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件?体现了什么原则?
(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宪法确立了我国怎样的政治制度?
(6)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上述国家法律文献的了解,你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1)请写出“工业起步”(即“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2)“宪法保障”,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它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制度确立”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分别指什么?
(4)“出现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5)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2-04-23更新 | 76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2021-11-05更新 | 86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召开该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该会议对我国的制度建设有什么贡献?
(2)材料二出自1954年的哪部法律?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确立了哪一制度?
2023-10-24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