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12139482

材料: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1)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填“错误”;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填“未涉及”。
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洋务运动产生。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军事企业,后期创办民用企业。
③民用企业可以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紧张状况。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功说明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深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 “必先富而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运动的救国主张是什么?
(2)材料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3)请列举材料二中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个。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作简要评价。
2019-10-18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其中1840年和1900年开始的侵华战争分别是什么战争?

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2021-03-12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1)材料一、二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2)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据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这次运动。(注:从时间、目的、旗号、内容等方面加以概述)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5-22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