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抗日救亡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23509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活动。

材料二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卢沟桥事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哪两大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材料三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中国台湾方面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平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3)你能从材料三中得到哪些认识?
(4)继2014年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我国又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这些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1八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代代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的高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镌刻了爱国主义的功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来了”,这句名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某次运动”爆发前,广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1)材料一中“1919年的这一次”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
(3)材料二中“某次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4)如今的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革命年代的民族精神仍需继承与弘扬,请你结合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022-05-20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驻满军队于九月十八日晚借辞南满铁路破坏的口实,紧急的以武力占领沈阳、营口、长春与南满安东两铁路上的各重要城市,炮毁重要的要塞建筑,兵工厂……

——《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迹的决议(1931年)》


(1)根据材料一判断“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日本兵向华北之战略目的是“导致目前华北军政的实质性屈服或瓦解”“在平冿地区建立另一政权”……因此,更表现为平津地区政权有被推翻的危险……

——《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到冀察政务委员会》


(2)根据材料二判断日本强占东北后又将哪里作为新的侵略目标?引发了哪场爱国运动?

材料三: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忘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临电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张、杨对时局的宣言》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解决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4)材料四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021-12-0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一脉相承,又是新时代的与时俱进。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国人。广大青年学生壮怀激昂、奔走呼号;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大中城市商人罢市;一些官员对学生的同情与声援;社会知识精英和大量知识分子,许多地区农民、广大女学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编自李东明《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觉醒》

(1)材料一图A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图B现象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群体的变化。
【中华民族团结作战】

材料二   1935年5月22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将红军围歼于大渡河南岸的企图。

图C《彝海结盟》(油画)及相关介绍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投入抗战。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和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图C, 指出“彝海结盟”发生在哪一事件期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胜利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民族的主要抗战方式。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材料三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46.511.4
1978年155.6212.1
2014年11352.364369
图D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时间史实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2000年组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图E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部分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图D,指出1952年—201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图E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

材料四 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如何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团结动员各民族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共同奋斗,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就是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3月22日)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