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17 题号:1239878
1953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改正: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不十分了解,对中国抱有敌意。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临时修改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他诚恳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周恩来的发言,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的心弦,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二   1955年,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揭开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谋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新篇章。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即万隆精神。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哪一年提出的?其内容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万隆精神的内涵,疫情当前各国应如何发扬万隆精神?
2020-10-03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与创新。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近代以来,中国外交从耻辱到兴盛,经历了一个风雨曲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外交之耻】

镜头一: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度除二十一条等要求,过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外交之兴】

镜头二:

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1949年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在北京递交国书仪式。
1953年周恩来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72年
中日两国建交。
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

——摘编自部编教材八上


【外交之盛】

镜头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镜头四:中国代表在26届联大上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成就》


(1)据镜头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利引发的学生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在镜头二打“”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并为镜头二拟定一个标题。
(3)镜头三所反映的历中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4)镜头是中国代表在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的照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开怀大笑吗?)
(5)上述材料为中国外交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启示。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实加以说明。
2020-04-27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取得过辉煌外交成就,也曾经经历屈辱外交。时过境迁,当今中国已经重回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展示大国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的对外交往有何贡献?

材料二:“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

——《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


(2)材料中的“外交失败”是指什么?此次外交失败是中国民主革命史上哪一重要事件的导火线?

材料三: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瓦会议
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71年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了什么方针,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表格中①的位置应填的外表成就是什么?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 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4)根据材料,概括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及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
2021-05-09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