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2574796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擘画蓝图】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令行禁止】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无畏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2)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代的秦国一名农民,请问你支持商鞅吗?为什么?
(4)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跻身上层社会,那么他实现理想的捷径是什么?
【舍身取义】

材料三: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度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南君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史记•商君列传》有删减


(5)材料三记载了因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的事件,商鞅惨死,有人说他的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出理由。
(6)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变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0-21七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     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人物发现与发明
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西门子1866年,研制出发电机
格拉姆1870年,发明电动机
贝尔1876年,发明有线电话
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三轮汽车
马可尼19世纪90年代发明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材料四     1996年,一只名为“多利”的羊在英国诞生,备受人们关注。这只羊是由英国科学家用其基因母羊的组织细胞培育出来的,它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在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变法?
(2)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发明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发现与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多利”的诞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果?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不同时代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
2017-05-20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起用赵括贸然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采取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

材料四: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长城、阿房宫、皇陵等大型工程,每年征集不下三百万人服役;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秦朝实行轻罪重罚,死刑就有十多种,实行连坐、族诛。


请回答:①材料一是出自于谁的名言?
②材料二“此战”是历史上哪一重要战役?
③根据材料一、二、三,请你总结出“秦王扫六合”的三点重要原因。
④秦的统一顺应了人民希望结束长期混战、统一、和平的愿望,然而这种统一、和平只是昙花一现。请你根据材料四总结秦灭亡的原因。
⑤秦的统一到迅速灭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2018-01-08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该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日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一反映“富国”的变法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巨大影响。
(4)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改革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2021-01-14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