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2703365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一分析,改变当时经济状况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6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1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请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不免令我们深思。

材料一   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写出2个)
(2)材料二中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什么失误?
(4)从以上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2020-05-08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如下图。

图A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                                             图B                                                    图C
(1)材料一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方面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事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4-01-13更新 | 1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直接见证。

     材料一   第三套人民币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



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

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

(1)1953年我国政府实行了什么计划?请写出这个时期的一项工业建设成就。

材料二   第四套人民币的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5元券正面为藏族、回族人物头像

1元券正面为侗族、瑶族人物头像

(2)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是什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全组织执董会发表声明,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于次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3)回顾四十年(1978~2018)的历程,你认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国内有利条件是什么?顺应了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10-24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