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九一八事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2776275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80 多年前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史料—民族之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事件?

材料二: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背景。

材料三:国民党……拥有 200 万军队,背靠中国大后方,处于抗日战争的正面防御地位,直接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但所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较少……故而不适宜于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打正规战。

——郭绪印《评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战场》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请列举出国共两党抗战中著名的战役各一例。

材料四:1942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


(4)阅读材料四,指出罗斯福的话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

材料五:2014年 2 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纪日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0年是第七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5)请你说一说国家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将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阅读日本侵华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四   2013年2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发表演讲称,历史和国际法均可证明“尖阁列岛”(即钓鱼岛)是日本领土——4月23日他在日本媒体上表示多名内阁成员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

(1)材料一中的“《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2023-12-28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1)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表示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释放他回去;同时还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以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发动。


(3)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对促进“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产生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四:202112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将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祀我国殇,山河无恙!逝者已矣,生者奋进!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告慰逝者,更警醒国人,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不可阻挡。

——摘编自新华社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5)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举出1938年—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材料五:九一八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第三天,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红色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开始了十四年抗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作用》


(6)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简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7)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体会过民族危亡的切肤之痛,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2-01-20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1)用所学史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概括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国民党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淞沪会战对中国的历史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争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余人不到11万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5)回顾学习过的抗战历史,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03-13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