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132654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中的“三大改造”中,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都是采取什么形式?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所有制实行怎样的原则?

材料二   历史图片是社会生活真实纪录的缩影



1958年,小麦总产量80000斤刻舟称瓜
(2)材料二的漫画出现于哪一时期?它反映了当时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的什么现象?
(3)材料二中的现象造成了什么后果?

材料三



(4)请为材料三中的英雄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科技奖”“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冠肺炎无疑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焦点:抗击疫情,是时下所有人努力的方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榜样、中国精神与中国格局。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速度】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评价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中国榜样】

在国家危难面前,总有一些人冲在最前面,做时代的“逆行者”。

材料二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3月10日专门赴决战决胜之地一一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此时距离武汉“封城”已有48天。习近平在考察中说,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中国精神】

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

材料三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国家的序幕。

【中国格局】

材料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稳健的中国经济对世界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有序恢复。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全面推动复工复产,极大地缓解了全球医疗物资的供应紧张。“危机,是危中有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在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摘自新华网


(1)当前的“中国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中“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再次被载入史册”,列举近代史实说明“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被载入史册”?这一史实的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哪一战争的爆发?此战爆发后,中华民族是如何守望相助的?
(4)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怎样的趋势?疫情之下,习总书记说:“危机,是危中有机”,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1-02-23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国情调整土地政策。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53215日,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向全党公布。该决议的颁布,大大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向前发展。到这一年年底,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指导下,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前进。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不利于农业科技提高等。为了解决新时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新问题,中共及时调整了农村土地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摘编自周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政策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50年代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原因。并根据所学,说明农业合作化运动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这种制度”指什么制度?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中国21世纪初土地政策调整的重大意义。
2024-04-25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家书是家人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它记录了家庭琐事,也见证了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亲大人:

又谈到地土入了社啦,下年有好处。你这话说得很对,今后农民所走的光明道路只有入社,增加生产,多打粮食,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才是长远幸福生活的美满社会。所以以后在农业生产方面集体劳动、克服保守和狭隘思想,提高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不但自己这样做,更应该起带头作用……不要有其他怀疑等等不正确议论,说话要合乎社会前进的要求,响应国家一切号召才是对的。

                                 儿 李振华

                                   1955年1月7日

——张丁《图说红色家书》

材料二   家书本初的功能就是家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流传至今的众多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家人之间朴实深厚的情感。当然,也有一些家书特别是名家家书是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等为一体的,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撰写家书的灵感,但又将个人的见解、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心等复杂情感掺杂其中,使得家书不仅是研究家庭成员关系的素材,更是时代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刘若《论家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传承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家书中提到的“地土入了社”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李振华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及对家人的建议。(至少两点)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家书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
2022-09-24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