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1347033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中央政府肩负着巩固国家统一和捍卫领土完整的伟大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和管辖,唐朝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分别结合元朝、清朝中央政府对该地区行使管辖权的两个史实予以说明。
(3)有人说: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清朝中央政府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请就清朝“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抗击外国侵略”各列举一个事例。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少数民族地区。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建一城,以夸示后代。”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l)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请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3)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管理?
(4)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8-08-10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照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高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间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在杭州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并说说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贾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指出马致远、贾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何共同认识。
(4)请谈一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2-03-22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赞干布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使吐蕃迅速强大起来。松赞干布希望与唐和亲,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双方通过深入交流,唐太宗同意和亲……后继的赞普们也贯彻“同为一家”的修好思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的“长庆会盟”是唐蕃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之后,双方友好相处,来往不断。

——摘编自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件。从中体现出唐朝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2)材料二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对图中的琉球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材料三   如下图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清朝对上述地区的治理措施发挥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2021-07-09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