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13481744
自隋朝统一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往昔》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 真实写照。”

材料四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朝前期) 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此外,唐朝还出现过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当时的统治者又是谁?这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列举两点)
(2)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二中的吐蕃指的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
(3)材料三中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西行前往哪个国家?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该政策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朝前期的有效统治,推动唐朝走向强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贞观政要》的唐太宗部分观点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A.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①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④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观点指出他采取的相对应统治措施。(写出字母和对应的序号即可)

材料二   贞观元年至三年(627629年),饥、蝗、水灾连续不断,唐太宗迁关中灾民至其他诸州就食。唐高宗时,灾害时有发生,除多次令灾民迁移它地外,也曾转运河东、山东、江南、淮南米粟至关中救饥。

——摘编自高建国、夏明方、么振华《中国灾害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初年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材料三   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3)材料三中,唐朝社会发展有何表现?当时出现了哪些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局面?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作出重要贡献的皇帝有哪些?列举出其中两位。
2024-04-03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2】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举出“水能覆舟”的一个例子。
(3)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4)材料一、二中涉及的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统治时期会出现盛世的局面呢?(试说出两点即可)
2016-11-27更新 | 2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戴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颂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李白和杜甫有怎样的美誉?
2022-10-06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