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3629870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含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


(1)在材料一所说的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错误?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成效?
(2)材料二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实现现代化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82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
202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87倍。

——据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整理


(1)根据材料,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例具体举措,并简述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2)综上所述,你从中西方现代化历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3-07-06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一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对外影响。”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课后活动

材料二   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是较早冲破旧体制限制,自发采取“包干到户”的地区。1982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责任制。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个人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应中国农业特点、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中国关键词》网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5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挑战旧制度的探索】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据《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一中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商鞅采取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2)请从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人中任选一人写出他所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事件积极影响。
【农村生产模式的探索】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资料

年份粮食产量(斤)人均口粮(斤)人均分配收入(元)
1976年3500023032
1979年1323000800200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应对危机的探索】

材料四   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美国政府在解救危机的新政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
2023-05-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