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戚继光抗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3646471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


(2)这位将领是谁?他的的主要功绩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知识点】 戚继光抗倭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纵观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这个团结巩固的大家庭来之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请说出材料一图片中,率领舰队抗击倭寇的人物可能是谁?
(2)材料二中“今余既来索”的结果如何?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此条约的签订与中国哪位统治者有关?
(4)综合以上史实,给你什么启示?
2021-07-07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材料二中的诗句出自材料一中人物之口,据此判断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我国什么朝代?
(2)材料二中的“海波平”指什么?为了实现“海波平”,他做了哪些重大事情?
(3)我们应该学习该历史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质?
2022-07-10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君主专制加强】

材料一   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办事效率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抗击外来侵略】

材料二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之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艺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武器和短武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治理边疆地区】

材料四   郑氏投降后,在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时,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荒谬主张。施琅则坚决反对,他认为: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沃,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康煕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建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行政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1)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在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政治措施?清朝军机处设立于哪个皇帝执政时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贵国”指哪个国家?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列出任意两条)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什么官职进行治理?
2021-12-15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