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文化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社会习俗的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4095460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去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
(2)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丰功伟绩”?
(3)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知识点】 社会习俗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衣绿袜一概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材料二   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了起来。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又分昼、晚两种,均采用西式礼服的形制。常礼服又分两种,一为西式形制,一为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女子礼服采用上下裙样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1)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请打“正确”,错误请打“错误”。)
①《申报》这一报导,倾向于举行新式婚礼。
②新式婚礼在服饰、礼数方面较传统旧婚礼繁琐。
③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新旧交融、东西合璧。
(2)据以上材料,清末民国初期我国男子服装主要有哪些?
(3)据以上材料分析,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020-03-30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标是商品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商标可以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如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锡荣氏企业使用的“兵船”牌商标。“中国自制顶上面粉”“商部批准概免税厘”分列商标左右侧,商标上有面粉公司的英文译名,下有重量、规格及质量保证等英文说明。



(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促进荣氏面粉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大生纱厂收不抵支,负债累累。1931年,日商凭借特权,使国内工业无法与之竞争。抗日战争期间,大生纱厂又被日本人实行“军管”。抗战胜利后,被四大家族所控制,企业最终陷入绝境。


(2)依据材料二,以大生纱厂为例,说说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旗袍的演化进程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服装发展的典范,尤其是“改良旗袍”的出现更是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服装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碰撞,造就了中国服装的革新发展。

———摘自张玲《关于辛亥革命时期“民族服装”演化进程的研究———以旗袍为例》


(4)材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社会习俗哪一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说说从整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021-02-20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国内政局的更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放足鞋兴,菱鞋灭,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摘编自1912年3月5日上海《时报》载文《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列举至少两例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写出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体上概括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征及表现。
2024-03-13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