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4231124
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表格,完成相关问题。



(1)上面是某校初一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复习时所列表格,空白处请你帮助完成?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二反映的史实说明,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的特点?
【知识点】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以致用:

材料一: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式一无所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加以管理?
(2)根据材料二,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是国家对外政策的高度体现,彰显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相容相通还是相悖相离,请以“开放共赢”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07-07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王赓武在《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中提到:“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力量任给这一地区留下很深的印象。”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相待,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郑和船队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丰厚的馈赠给予明朝财政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材料三清朝乾隆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取了哪种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2018-04-09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今世界各国的往来日益密切,开放交流成为各国的共识。

材料一:


                    鉴真雕像                                                                                郑和航海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件事反映当时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清初,为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乾隆年间,又将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这种政策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它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外国侵略势力,反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同西方的差距逐渐拉大。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三: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19-06-08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