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七下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后作业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1-14 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一切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     
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C.南书房D.军机处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 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B.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C.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进程D.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2-09-17更新 | 104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被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B.南书房C.军机处D.总理衙门
2022-06-18更新 | 93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清朝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在(     
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C.雍正、乾隆、嘉庆三朝D.康熙、乾隆、嘉庆三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在“思想的牢笼”。这里“思想的牢笼”源于清朝(     
A.焚书坑儒B.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D.大兴文字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此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设立特务机构D.制造文字狱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7. 清朝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是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雍正时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1775年,清朝关闭了其它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这说明(     
A.这一时期商业不发达B.清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对外交流
C.清朝完全禁止海外贸易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清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的最主要原因是(     
A.禁止对外贸易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C.鄙薄科技技术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了权柄。这项“发明”指的是(     
A.闭关锁国B.设宣政院C.文化专制D.设军机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列关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C.该政策使得中外间断绝了一切往来
D.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多年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材料三: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唐朝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同时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于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清朝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1)材料一中,“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诸侯王”源自于西周确立的哪一社会等级制度?
(2)材料二中,“大运河”是哪一朝开通的?“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3)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谁?“他”统治期间出现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4)材料四中,清朝为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了哪一政策?“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该口岸是哪里?
14. 综合探究: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对清史的研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如图12所示


【经济篇】

材料二   1712年,清政府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自此地丁银基本固定下来……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年唉。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决斗中被打夸。”

——《马克思选集》

【文化篇】

材料四   清代有过一个充满血腥味的真实故事:一对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其时恰逢月朗风清,被送者感激万分,便对送行者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不料当局者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其罪当诛”。可怜一介书生有口难辩,眼睁睁地掉了脑袋。


(1)根据如图和所学知识,图1军机处是清朝哪位君主设立的?它的设立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图2是清政府颁赐的金瓶,它的作用是什么?清朝政府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对台湾、西藏及西北边疆的管辖分别设置了哪些行政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康熙帝的言论,可见清朝正处于哪个盛世阶段?清政府的哪一措施直接导致“生育日以繁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帝国“人为隔绝于世界”指的是哪一对外政策?请用一句话概括此政策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的什么政策?
(5)综上所述,请归纳清朝的时代特征。
综合题 | 较难(0.4)
1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

材料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

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3)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部……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

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材料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材料四

清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国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边害。

(1)材料一中,为“秦国完成统大业”奠定基础的重要变法是什么?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这一建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为进步集中权力,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哪种制度和哪机构?
(4)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禁铟人们思想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什么?
2021-06-28更新 | 3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军机处单题
20.85分封制  行省制度  军机处单题
30.85军机处单题
40.85文字狱单题
50.65文字狱单题
60.65文字狱单题
70.94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80.8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90.8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100.65八股取士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  康乾盛世单题
110.65军机处单题
12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40.65军机处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50.4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60.4商鞅变法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文字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