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4280884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在哪个国君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的?这场变法体现了百家争鸣中哪一个思想流派的思想?
(2)材料二中,哪条改革直接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哪条改革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哪条内容导致商鞅遭诬陷被杀?
(3)谈谈你从这场变法中学到了什么。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材料一中“一匡天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之所以能称霸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其国力强盛。请问“他”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废除了当时什么社会制度?这一事件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他为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最少写出两点)
2022-02-14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体现了他变法革新思想,那么任用他变法的国君是谁?
(2)你知道材料二中的“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体现了商君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内容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作用。
(4)从这次变法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021-09-22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   发生在某国的一次变革


——整理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国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还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

——改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四        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商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变法,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
(2)材料二所述变革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变革使该国的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萧条”指的是哪一历史史实?凯恩斯的思想在哪一事件中得到了提前利用?这一事件对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对变革创新有何认识?
2020-04-05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