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150995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材料二: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步六孤
拔拔长孙贺兰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重大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这两次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

(1)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3)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掌管行政和监察事务的分别是谁?

材料四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5)材料中“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
2019-11-1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命脉和最终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1)写出材料一图中所示房屋的名称及居住这种房屋的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材料二:如图所示

图1   战国农具                    图2 青铜牛尊                 图3 商鞅变法
(2)读材料二中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商鞅变法中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3)材料三所述政策的名称是什么?写出汉初实行该政策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叫什么?

材料四: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4)材料四中“秦皇”将什么货币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善了财政状况?(至少写出2条)

材料五: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重大进步……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2条)
2024-02-26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推进,改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商君”的措施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 依据所学知识,孝文帝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里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试举两例。
2024-02-06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