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列宁与十月革命 > 俄国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5110832
纵观人类历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思想解放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遭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这个国家,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四   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   莫尔(英国)写成并出版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被公认为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起点”距今已500多年。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


(1)材料一中“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在哪个国家?“这层纱幕烟消云散”后对欧洲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和图1相比,图2表达了什么思想?
(3)法国引领了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请写出材料三中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材料中的思想代表了哪个阶级的要求?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事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现实?
(5)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李老师以“大战·格局”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文学作品——展现战争残酷】
(1)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阅读下面文学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特点,并谈谈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毒气、毒气!小伙子们得快点,笨拙的头盔要戴得及时,有人还在叫唤,绊倒在地下,像在烈火或石灰中的生机烧尽渐归暗淡:如果在那些难受的梦中,你跟随他可以车前车后移动,你会看见白色的眼珠在他们的脸上翻腾,像绞架上的罪人在扭曲。

——摘编自欧文《毒气》


任务二【名片展示——承载历史事实】
(2)图片承载历史,反映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任务三【战争大事见证格局形成】
(3)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请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内容,以“战争·格局”为题,从下框中任选三个史实,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2024-01-17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九年级(1)班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诞生新理论】       

材料一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材料一中“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世界上第一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开启新纪元】

材料二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几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摘编自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对于俄国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革命”的性质。
【探索新举措】

材料三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列宁

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斯大林

(3)依据材料三,指出列宁为“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怎样的发展模式?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摘编自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先进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24-03-01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战争,反思战争,对构建和谐世界和促进人类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
(1)观察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一场重要战役?这一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交战时间1916年2月21日-12月19日
交战双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双方指挥官埃里希冯法金汉、菲利普贝当
参战兵力法国:75个师,约1,140000人
德国:50个师,约1,250,000人
伤亡情况法国:460.000人,其中156,000人阵亡
德国:30000人,其中143,000人阵亡

(2)列宁说:“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请用史实来说明列宁的观点。
(3)2017年是《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并发表75周年,这一文件的签署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进程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日德两国同是当年的法西斯侵略国、战败国,共同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但两国政要对这段相同的侵略历史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遮遮掩掩,企图翻案,后者承认历史错误,虔诚忏悔,对此你有何感想?
2018-02-01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