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5113384
改革是强国之路。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

材料二:“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卷二十一上》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哪一变法?这一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指哪一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有人认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结论正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箸.泰策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分别指什么?"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对秦国起到的作用。
(2)据材料二,说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国郡务劝农桑。"



(3)材料三表明了汉景帝怎样的观点?为此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举一例说明。综和以上三则材料所述,你认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11-20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中国古代以农立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的进步,如下图。




                            铁制农具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图铁制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它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权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据材料指出他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根据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都江堰示意图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3)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修造者,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作用。
2023-04-02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农人力耕,百工勤奋,商市通达,民风日新,人人踊跃参军,准备杀敌立功。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你应该怎么做?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出你的理由。
2021-12-14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