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5264195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图一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及里面的铭文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图二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一段史料。

                       图一                                                               图二

材料四   (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到了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厮杀攻伐),周天子弗能禁(没办法禁止)……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天下为家”开创了什么制度?
(2)材料三中两种不同史料提及到的相同制度是________。两者都是研究西周制度的史料,但史料类型不同,其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图___中的史料。
(3)依据材料四,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影响。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是指什么制度? 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材料二中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举措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 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2024-02-20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探究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一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


   

材料二   西汉前期社会问题示意图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于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序号③在地方上推行的是什么制度: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材料三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根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10-09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三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毕沅《续资治通鉴》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材料二中的“陛下”接纳臣子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除此之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列举一项赵普所说的“天下自安”的“奇巧”。
(4)材料四中的图一是哪朝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图二“这个不起眼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5)根据以上材料,你看出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了吗?请写出来。
2021-04-29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