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319 题号:1529646
下面是小刚同学撰写的小论文《走向海洋――中国海军史话》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维新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揭开了我国近代海军建设的序幕,但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近代海军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为了保卫祖国海疆,我国陆续研制了多种舰艇,充实到海军,吹响了我国现代海军建设的号角……2013年两会期间,海军参会代表表示,今年有安排我国第一艘航母北京号远海训练计划。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洋务运动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面对列强的侵略,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中国人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坎坷旅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今既革命独立,而犹为专制政体所苦,则万万不得甘心者矣,此所以不得不变昔日之政体也。定名中华共和国(清为一朝名号,支那为外人呼我之词)。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

——邹容《革命军》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漂亮的拳击手套”指什么?为了弄好这副手套,洋务派喊出了什么样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兴因素?
(2)材料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封建皇帝”是谁?揭开这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序幕的是哪一事件?请举例1个代表人物。
(3)据材料三,邹容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表著作号召建立什么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呈现出怎样的历程?
2021-11-07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百年艰难寻梦】
材料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各阶层人民不懈探索,共同谱写下民族复兴的交响史诗。这是理论组某同学设计的近代前期研究简图。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一一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据统计,1901-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设立了650家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企业,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观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索过程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促使近代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与哪一运动有关?造威材料一中“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较高”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923年至1936年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中工矿企业在各省和各行业的分布,概括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发展有什么关系。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次次的野蛮侵略让中国山河破碎,千疮百孔。一次次的救亡图存日;中国刻骨铭心,屹立不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移花接木】 材料一:见下图:西方技术嫁接到封建制度



(1)材料一指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该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剪枝裁叶】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连根拔起】 材料三: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从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3)上述两则材料救国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四:…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西方的教育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通过行医实践,他认识到‘医术教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为了医国,他领导人民进行了哪一次成功的救国运动? 这场运动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标新立异】材料五:“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毛泽东


(5)毛泽东所读的杂志叫什么名字?该杂志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推陈出新】材料六: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7)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国内的有识之士,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开展过救国活 动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此你有何看法?
2022-01-2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