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齐桓公称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5525979
“改革”一般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四大类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诸侯富国强兵的改革】

材料一:(        )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他借此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在材料中划括号处填写人物名称,他代表哪一统治阶级的利益?
(2)这一时期的诸侯争霸有何影响?(两点即可)
【地主阶级封建性质的改革】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农业)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国家强大起来)。然王制(先王的制度)遂灭,僭差亡度(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3)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4)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挽救统治阶级的改革】

材料三:王莽改制(公元8年——23年),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王莽为缓和西汉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托古改制”措施。改制开始初见成效,但因缺乏物质基础,反而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失败。

——摘编自互联网


(5)依据材料,指出王莽改制失败原因是什么?
【少数民族的汉化改革】

材料四:孝文明知鲜卑族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华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起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6)举出“孝文”为了“使其整体的汉化”所采取的措施两项。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的改革,二者有何共同之处。(一点即可)
(7)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哪些?(符合题意即可,两点即可)
(8)评价历史上改革成功或失败的依据是什么?(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的改革和变法。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式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学派的观点相同?变法内容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
(3)材料三中“民勇于公战”是因为哪项具体变法法令?商鞅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有关?这一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2018-02-11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努力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材料二: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春秋时期,楚庄王曾向周王朝炫耀武力,骄横地询问周期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个“楚子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

材料三: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进行了长期的征战。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该制度下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写出一点)
(2)除天子和诸侯外,材料二中的“贵族”在周代还包括哪两个等级?楚庄王“问鼎”反映了当时周王室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的“一些强大的诸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请写出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一位。
2021-09-28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勿照搬原文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据材料,魏主是谁?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4)上述改革促进社会转型的有:                                  
上述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有:                              
2017-10-24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