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564040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謇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写出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事件,分析1914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快速发展的外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必须采用的政体。结合所学,写出孙中山为实现这一政体颁布的法律文件。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哪一政府颁布的法令有关?这一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生活哪一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5)综上所述,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李鸿章创立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19世纪末,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救活无数灾民。台湾、烟台之役时,该局船运送兵勇,均无贻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进攻武汉,招商局及时调整业务,护船保产,沉船御敌,抢运救援物资,征用为军舰,在抗战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从1915年开始,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1)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李鸿章创立轮船招商局的根本目的何在?根据材料一、列举招商局在助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方面的例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制度变革”做了哪些努力?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文化领域的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写出这场“文化领域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总结近代化的探索有何特点?
2024-02-18更新 | 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企业性质是什么?这一性质的企业请再举出1例?举出从事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1例?
(2)图二中的人物进行了什么变法?其结果如何?
(3)图三中的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4)图四中的《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其两面大旗是什么?

(5)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如下:请填出空格的内容。
2020-03-22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请综合探究:

【探究一:西学制度促觉醒】:

材料一:宣传民主维新,提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探究二:思想文化促创新】:

材料二: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扰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探究三:五四精神显力量】:

材料三: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四:开天辟地展新篇】:

材料四:1921年7月30日,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举行的大会,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8月初的一天,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的思想条件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4)材料四中的“大会”是指什么会议?该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023-08-15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