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罗马天主教廷与大学的出现 > 西欧大学的出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60381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巴黎是世界五大国际都市之一。公元6世纪起,巴黎成为历代法兰西王朝国都。10世纪起,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旧的城市开始复苏。巴黎全城的贸易和手工业作坊逐渐集中在塞纳河右岸,市场开始形成。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大学由主教的代理人主持,教授由教会委任。学生在这里主要学习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修完前3科可得学士学位,全部修完后4科可得硕士学位,修完高级专门系的课程才能取得博士学位。


(1)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中世纪后期法国出现哪两种新气象?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2)上述新变化对西欧历史发展走向有何影响?
【知识点】 西欧大学的出现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影响年轻一代。他努力将体育与智育、德育以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他的一位学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二:12世纪,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需求迫切,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拥有自治地位。

材料三:早在15世纪前夕,人文主义教育家们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这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独占,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新学校。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认识你自己”的主张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一例)
(3)材料三中教育的变化得益于哪场运动的开展?这场运动开始于哪个国家?
(4)请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3-11-01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欧美丽城市巴黎,1150年正式建立的巴黎大学,是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还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材料二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许多拜占庭学者逃到意大利并在那里讲学,因而意大利迅速形成研究古典文化的高潮。…意大利的古典文化传统比西欧任何其他一个国家更为强烈。……意大利的城市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受益者。由于它处在东西方贸易的中介地位,……贸易量的增加刺激了它的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在十四、十五世纪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的背景》

材料三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就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湖中的“中国风”》

材料四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为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点?大学与城市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3)材料三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2023-01-15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透过纷杂的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的大学制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迄今已有近900年历史。这既是欧洲经济复苏、城市兴起后,世俗国家和教会对高等教育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的产物,也是市民阶级力量崛起、世俗文化教育兴旺的表现,从而为随后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西方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人才和知识的准备。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制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1826年化学家李比希在德国吉森大学创办的现代化实验室1874年英国剑桥大学建成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1915年前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实验室排放硫化氢的通风厨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高校相关数据表

数据一1918年秋季开学时,共有525所高校组建了学生军训练营,大约16.5万男学生应征加入各校的学生军训练营,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74%
数据二1945年,多所大学参与了原子弹研制工作,其研制费用已达20亿美元,原子弹研究人员就有2000多人,其中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摘编自侯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大学》、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组美国高校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解读。
2024-06-06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