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61723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这一有利条件,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未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斩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踪制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围绕历史人物秦始皇,设计了相关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提取信息------概括历史条件】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

材料二:【识读图片------概述历史作用】


图三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则图片分别包含了秦朝采取的哪些措施?

材料三:【观察表格-----解释历史现象】

秦国全国人口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征伐南方修筑长城坑杀儒生死刑赋税
2000万70多万人50万人40万人460多人10多种农民要上缴2/3收获物
(3)依据材料三表格中的信息,归纳秦朝速亡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心目中秦始皇的形象。
2020-12-21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根据材料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次变法的目的?
(3)材料中的“卫鞅”发动的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2023-10-19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他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功绩。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说说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   



(2)材料二、三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制度?他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定措施巩固统一】

材料四   



(3)结合材料四指出,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历史影响?
2020-11-10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