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6176384
中国近现代史是不断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国在探索中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


(1)“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当时统治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采取哪种自救运动及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有何地位?

材料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3)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材料四: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4)从外交、祖国统一的角度,举例说明新中国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材料二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能收回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竟决定“日本将获有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强烈的反差激发了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对公理与和平的强烈渴望”在国内引发了哪一事件?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3)材料三中周恩来总理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材料四   乔冠华(左)开怀大笑



(4)材料四中,乔冠华先生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6)纵观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1-04-28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度,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采取这一外交政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证明材料二划线部分的观点。

材料三   “一带一路”除了需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另外也肩负着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几个重要的战略使命。……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双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的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浅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的时代内涵。
2023-07-12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政策】
(1)材料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中国声音】

材料二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两国总理……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2)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3)写出材料三中的“会议”名称。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中国风采】

材料四1956一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56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
建交国家数25495469878895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70年代取得了2例外交成就。并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原因有哪些?请至少说出两点来。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结合材料五,试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例。
(6)通过对上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2019-09-09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