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2 题号:16191678
【学有所悟】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出现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下列材料涉及其中的两例: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NEP),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一直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罗斯福并没有放弃他的阶级属性,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你认为列宁所说的“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的含义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之“新”指什么?二所述观点,你是否费同?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了解“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后,你有什么感悟?
2022·湖北·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

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

——俄国《解放法令》1861年2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材料三   19311932年美国经济指标(部分)(以1925年为100

时间工业生产工厂就业工厂工资额
19313877875
19319767362
19326596043

——摘编自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经济指标下降的原因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   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1)材料一所述现象指哪一事件的发生?该事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有何特点?
(2)面对这一突如袭来的事件,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减轻灾难?结果世界形成了哪两个战争策源地?
(3)你认为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分别指什么?
(4)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在“经济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具体指什么?为纠正这个错误,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
(5)综上所述,美、苏两国的改革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借鉴作用?
2020-05-08更新 | 11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戈尔巴乔夫说:“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1921——1925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提高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3)据材料三、四,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2023-12-25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