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元朝的建立及其民族关系的发展 >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620466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蒙古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

材料二: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大败蒙古军队。……永乐四年,设哈密卫,加强对西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材料三: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经“广宁之战”,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最终统一中国。


(1)材料一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易经》”与《诗》《书》《礼》《春秋》同属哪一学派的经典?元“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朱棣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建立“后金汗国”的是谁?写出清“入主中原”的1644年中国还发生了哪件大事?
(4)综合材料,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概括元明清三朝的共同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与国外的友好交往。历史上各族之间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但和平友好是主流。

材料一:唐朝……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形成了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1)唐朝促进“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统天下。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有效的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材料三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元朝对西藏地区采用了什么管辖措施?
2021-07-01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历史永恒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

材料二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有一种工具在耕地时可以调节耕作深度,操作,灵活,适应浅耕和深耕的不同需要,既节省畜力又减轻了扶犁农民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耕作效率。另一种工具形状像纺车,它随着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河里舀到高处倒入蓄水渠,省时省力。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   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1)材料一的“新形势”是指?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该变化最终完成于是在什么时期?
(4)材料反映了蒙古汗国国策在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转折?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2-06-15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京城的发展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京城从金到明清的空间方位、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元大都的设计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3)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北京城的特点。
2021-07-08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