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16391566
中国外交经历了主权被侵犯到国际影响力增强的历史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3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登场。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摘自《光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级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1)材料一中《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2021年“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你认为中方底气十足的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乔的笑》是哪项外交成就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指中美两国外交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一样的辛丑,不一样的中国!纵观中国百余年外交的历史演进,谈谈你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家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大家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中国任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3日介绍了5月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期间的主要工作安排。据悉,安理会将于5月7日举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高级别会议;5月19日举行“非洲和平与安全:推进非洲疫后重建,消除冲突根源”高级别公开辩论会;5月24日举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增进维和人员安全”公开辩论会。安理会本月将就地区热点问题举行20多场会议。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的相关成就。
(2)根据材料一,中国任安理会轮值主席要解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诸多事宜。请分析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3)联合国的成立得益于战中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同年发表的《波茨坦公告》,重申了一个重要的文献,该文献关于“日本所窃取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的条款必须实施,请问,该文献是什么?

材料二   2021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日领导人联合声明涉华消极内容答记者问。发言人说,台湾、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涉港、涉疆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日联合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时,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美、日表明严正立场。


(4)中、美、日的关系关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战后,为调整这一地区的关系,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中,直接导致“美国得意、日本退走、中国痛心”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美日联合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请回答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当前,我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1-06-20更新 | 5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去的辉煌的成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了中国新政府将不承袭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而美国在中国内战中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基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一系列的显示考虑,毛泽东随后又提出“一边倒”的方针,明确宣布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

——摘编章百家《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与经验》

材料二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会议通过反对弃权
1961年十六届384830
1964年405713
1965年474720
1968年445823
1970年514925
1971年763517

——韦展辉《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一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斗争实录》

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恢复发展经济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与马歌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1年的表决较之前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目标?并概括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困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的举措?
2021-07-23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             图三巴黎和会“三巨头”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1)图一和图二两个条约分别是在哪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图三中的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中国引发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
(4)20世纪70年代,为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2022-11-06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