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6555617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分析该措施完成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图片解读?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纪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A、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城市。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B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C。
(3)请写出表格A、B、C处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材料四:

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
(忆米)
38.350.532
谷物(万吨)163921950519
表1: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2: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
(4)根据材料四中表1,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中表2数据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信息?指出这一变化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意义?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发生了什么重要战役?
(3)图三中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翻身做主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依据主要内容有哪些?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5)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023-03-23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二、下列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四分别说明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019-11-23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成就瞩目】

材料二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在什么时间、地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或地位)的宪法?
2023-03-2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