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657132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结合本学期你学到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境内,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的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
(3)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主持修建它的人是谁?
(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6)现在,我们了解历史的方法很多,请你举出两个。
(7)通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悟。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写出此时道家、儒家和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023-03-25更新 | 75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四个学派?
(2)假如回到战国,你会加入上述哪一学派?写出其思想精髓及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可能影响。
(3)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021-10-29更新 | 31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根据材料概括鼎具有的功能。
(2)都江堰建成之后,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知识不,说出“天府”指的是何地。结合都江堰的作用,简析这一地区成为“天府”的原因。
(3)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请回答出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12-14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