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7 题号:167214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哪个皇帝创立的? 这种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煤(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什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哥敦中关。——唐太宗显庆四年“她和高宗”亲策试举人者“凡九百人”载初(年号)元年二月“试贡人于洛城殿前”数日方毕

——《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材料三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韭然。……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并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综上探究结合所学,请你说说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2024-04-03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不易(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使下层读书人有了上升的渠道,使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三: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泰《东轩笔录》


(1)材料中一的“一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在哪个朝代发明的?
(2)材料二反映出,在该发明出现之前在选官方面有什么弊端?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中哪一科重要?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2018-04-06更新 | 8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 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

材料二 张传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说:“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则写道:“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2) 材料二两人所论述的是明朝的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它“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
(3)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科举制度被清政府正式废除的时间是哪一年?
2021-03-02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