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王国问题的解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3 题号:1684828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初,高祖刚刚平定天下,大封同姓诸侯王,封给齐国七十多座城,封给楚国四十多座城,封给吴国五十多座城,封给这三个并非嫡亲的诸侯王的领地,就占了全国的一半。现在,诸侯王们反而骄横无法,图谋叛乱。如今,削减他们的封地会叛乱,不削减他们的封地也会叛乱。

——晁错

材料二:武帝即位后,黄老思想已不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当时,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理论体系。所以,当武帝在策问中提出“欲闻大道之要”时,董仲舒所述对策一拍即合,从而得到了武帝的赏识,使儒学一跃而登上了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的宝座。

——摘编自《董仲舒评传》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年出现怎样的社会问题?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这一问题?
(2)材料二中“董仲舒所述对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对策”得到武帝赏识的原因并简述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即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简述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有许多烦恼,而他也在不断解决烦恼的过程中,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

材料一: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汉武帝时期,派遣 A 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 B ,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依据材料一,请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阅读材料二,写出“臣”的名字及其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实施这一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2)阅读材料三,补充填写出A、B两处的内容,然后简要归纳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2023-12-19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左传》:“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材料二 (统一六国后)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的诸侯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写出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制度,据材料指出此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皇帝”及他推行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两项措施。综上,指出以上政治制度的优势。
2023-10-26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材料一:

材料二:

   汉代讲学图                                                     儒家经典


(1)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阅读材料一,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接受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
(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结合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即位之初,诸侯国势力还很强,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0-02-19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