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6978518
七年级一班某同学在复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年代尺。请结合年代尺回答下列问题。

(1)年代尺采用公元纪年法,其中A处应该填入的年份是什么?
(2)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请写出该王朝的建立者。
(3)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王朝,这里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4)C王朝的建立与一次著名的战争有关,这场战争发生在什么地方?
(5)D王朝的社会性质与年代尺中的其它王朝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该王朝后期爆 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地点在哪里?
【知识点】 秦朝的建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材料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材料三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四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摘编自《史记·陈涉世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开创了哪项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于材料中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写出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件有何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2023-10-15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坏井田,开阡陌”和“急耕战之赏”具体是指哪些措施? 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鞅所为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井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4 分)
2022-11-23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首创统一】

材料一   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
【巩固统一】

材料四   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三》


(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5)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六   (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6)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期待统一】
(7)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019-05-25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