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715761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有识之士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救亡图存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自强运动)这标语概括1860至1870年代中国大效西方,其名称已表现着防御性的动机……有了这些活动,自强运动表示着一种意志简单的目的:中国希望借西方之科技以充实军事力量而已。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这有限目标始终无法获得,原因不能解释。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分析,“自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用材料中原话回答)“改革者”为得到“轮船与枪炮”采取了哪些措施?(举两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新知识分子”“唤醒国家及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生存危机、经济危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等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大踏步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材料三:


材料四: 1929-1933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美、德、意、日等国积极采取措施寻找出路。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材料中的危机?根据图示归纳其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请你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是如何开始的?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中A、B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图中C孙中山建立了哪一新政权?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图33—1,美国是怎样摆脱这次经济危机的?合图33—2,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危害?
问题五:综上所述,你有何启示?
2017-06-10更新 | 1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四则材料中的魏源、蔡锷、匡互生、曾小山均为邵阳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愤而锌归。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四州志》……编成《海国图志》50卷,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有人称魏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材料二   蔡锷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很受教席梁启超、唐才常器重。云南光复后,成立军政府,任都督,他重申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191512月宣布云南独立,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兵挺进川南。孙中山称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材料三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湖南首先响应,匡互生随石基攻打巡抚衙门。民国四年,匡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54日下午,匡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演出了火烧赵家楼最壮烈的一幕……人称其为“火烧赵家楼第一人”。材料四   改革开放伊始,曾小山就以仅有的2000元钱,在家乡邵东流泽镇创办了我省第一家民营企业,被誉为湖南民营企业家第一人。邵东民营经济从“扁担”“地摊”“作坊”起步,创造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东人”和“哪里有邵东人,哪里就有市场”的商界传奇。

(1)材料一中“和战不定”是清政府对待哪一战争的态度?“师夷长技”直接影响清朝统治集团开展哪一实践活动?
(2)材料二涉及资产阶级发起和领导的三次重大改良或革命活动,请举出其中的两个。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a.宣统三年是公元1911年,而民国四年是公元1919年。
b.匡互生参与的爆发于5月4日的革命运动极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启蒙。
c.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
邵东民营经济的商界传奇得益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4)纵观上述四个邵阳人的历史事迹,你认为他们的哪种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
2022-06-09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世纪,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带着屈辱、彷徨和困惑堕入近代社会。面对国家危亡,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努力也从未停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四: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在哪一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谁窃取了?
(4)材料四中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3-10-01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