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1044976
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慢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18986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253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来竟之功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或民用企业。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主要指哪一群体?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三民”指什么?列举他的一件“未竟之功”?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23-24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材料三   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请为材料一的一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海防?海防“水师”后来被毁,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中瓦德西因哪件事发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感慨?据材料概括指出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2023-08-09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材料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变法就此开始。

慈禧太后是破坏戊戌变法的罪魁祸首……她力求把变法限制在不影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内。否则,她宁可站在以光绪为代表的维新变法的对立面,也绝不容忍光绪借此培植新势力与自己抗衡


——摘编自周敏之《论慈禧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
图A                                                               图B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的企业是洋务派在哪一口号下创办的?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图A,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在文化方面的内容。根据材料三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
2024-01-1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3)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5)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018-08-11更新 | 3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