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内容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833956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康有为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无不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权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采取共和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了改变“祖宗之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端于哪场起义?
(4)材料四中“新知识分子进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同治年间开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人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

材料二   :新生的中华民国…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材料: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存亡在此一举!……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五四北京学生宣言


(1)材料一评论的自强运动是指近代的什么运动?试举一例李鸿章等人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2)“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请依据材料,指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中哪个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019-04-06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完成相关问题: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图片企业的创办者是谁?为振兴民族工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下图)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如下图



(3)上图反映了我国近代的什么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总路线及改革的历史意义。
【社会生活篇

材料四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请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及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名称。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018-03-02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施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筹办夷物始末)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去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被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2)康有为、孙中山主张实行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制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基本内容?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五四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