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7217851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2)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3)依据材料三,说说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知识点】 秦朝的建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进秦朝,了解这个短暂但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图一)和巩固统一的某些举措(图二)

材料二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问题一: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问题二:图一中①处应填写           。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           (官职)来管理行政。
问题三: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
问题四: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五: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
2018-12-07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广袤的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曾经是唐代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但南宋以后却让位于江南。经济重心的转变曾经引起了中国文明的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张籍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材料二: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指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地),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悬殊性缩小


(1)材料一中“北人避胡”中“胡”在西晋末年主要是指哪几个少数民族?(任写三个)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南人至今能晋语”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战国时期的“七雄”中的哪一政权地处江南?后来这一政权被谁所灭?继而建立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3)“北人避胡多在南”的现象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由此说说民族迁徙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任答一点)
2020-01-21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史称为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8-02-06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