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73365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牛尊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两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铁器与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极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与工商业发展,社会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合法化。地方经济的发展,促使诸侯国势力不断扩大……

——摘编自吴布林《经济史中农业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变化,并概括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指代的思想流派。并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
2023-11-27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人物推动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传说人物——炎帝和黄帝

材料一   传说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创造发明,如:炎帝种植五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黄帝建造宫室、挖掘水井、发明指南车等。有史所载的炎黄祭拜,最早在战国时期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此后,炎黄祭拜的传统得以延续,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材料一中的“传说”二字能否删去,说明你的理由。
(2)请结合炎黄的历史地位,谈一谈人们祭拜他们的原因。
群星闪耀——诸子百家
(3)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请将各学派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主张进行连线。


时势英雄——张骞

材料二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示意图



(4)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结合材料二,写一写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示例】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年,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19-04-16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繁荣局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谁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改革篇】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生前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科学篇】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3)东汉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艺术篇】

材料四:



(4)图A、图B分别是谁的作品?
(5)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022-11-17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