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7826446
阅读材料,解析问题。

材料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日:“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转》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与民休息”是哪一政策?“汉言文景,美哉”是对哪一盛世局面的赞美?
(2)材料二中的“陛下”是谁?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后采取了什么举措?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讲经图》中讲的是哪家学派的经典?这主要是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1)西汉初年,社会面临怎样的境况?
(2)造成上述境况的原因是什么?
(3)为巩固统治,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最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022-08-05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三: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及主持修建者。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3)面对材料三的情景,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2024-03-21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为“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基础的重要变法是什么?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些措施,举出其中一例并谈谈这项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四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4)材料四中的“上”是谁?为改变西汉初年这种经济形势,他推行了什么政策?
2021-12-15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