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8012901
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也引发了众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一起了。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摘自列绪贻等主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领导人采取的“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的特点及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罗斯福对联邦政府采取的改进对策是什么?“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从以上国家发展历程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的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苏俄,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在探索建设之乎者也的道路中“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苏联模式”是指什么?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这次经济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3)某市博物馆打算举办“中国梦·改革历程回眸”图片展,图1和图2是其中将要展出的两幅图片。如果你是这次图片展的解说人,请你任选一幅图片,为它撰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①用形象的语言概括说明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题、来龙去脉和影响。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有感染力。
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2016-11-27更新 | 25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20世纪的三次改革推动了苏、美、中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苏联“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指的是哪一经济政策?它是在哪一政策推行引发危机的背景下出台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残疾人,在美国历史上曾连任四届总统。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能与华盛顿、林肯相媲美。


(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他解决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以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苏联)和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各自推行的政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4)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1-02-25更新 | 22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材料一表明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它“新”在哪里?“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材料二 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用于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它的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
2019-09-17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